玩改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QQ账号登录  微博账号登录 

玩改车 汽车改装资讯 行业动态 查看内容

杭州飙车案:汽车改装有错吗?

2011-10-10 20:40| 发布者: 书生| 查看: 65498| 评论: 0|原作者: 未知

摘要: 发生在杭州的“阔少”撞死名牌大学毕业生事件近日来成为热议的焦点。撞车事件发生后,人们除了对肇事者给以最严厉的谴责外,还纷纷将矛头指向本次事件的另一个主角——一辆经过改装的三菱Evolution高性能车。从愤怒 ...
发生在杭州的“阔少”撞死名牌大学毕业生事件近日来成为热议的焦点。撞车事件发生后,人们除了对肇事者给以最严厉的谴责外,还纷纷将矛头指向本次事件的另一个主角——一辆经过改装的三菱Evolution高性能车。从愤怒的话语中不难看出,许多人对于汽车改装这一现象的深恶痛绝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深夜噪音扰民到无视旁人的狂飙,改装车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邪恶力量的象征。然而,这些都是“改装”的错吗?

 

杭州飙车案:汽车改装有错吗?



  事实上,汽车改装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私有汽车普及后的必然产物。汽车工业越是发达的国家,其汽车改装业也越发达。以德国为例,全球知名的改装厂商星罗棋布,约有八成的私人汽车经过不同程度的改装,德国人每年花在汽车改装上的费用超过40亿欧元。汽车改装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而且从客观上说,合理的改装能够增强汽车的主被动安全性,尤其是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避险能力,而这些改装往往会牺牲一些舒适性,需要满足大多数消费者口味的汽车制造商不会去这么做,这为改装业务留出了空间。

  可见,改装车没有原罪。那么是谁造成了一幕幕由改装车引发的悲剧呢?答案是“人”——改装车的管理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私车的普及催生了国内的改装业,但国内的法规和从未真正地对汽车改装松动过,在巨大的需求面前,这种“禁”的政策非但没有使改装厂商销声匿迹,反而使它们的管理处于失控的状态。因为没有合法的身份,所谓的经营资质、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便无从谈起,大多数改装厂商都以修理厂或服务站的名义存在于灰色地带,从业人员也凭着“感觉”和“手艺”在为客户打造改装作品。其结果便是改装厂商鱼龙混杂,产品良莠不齐,对于交通安全的危害就可想而知了。

  而对于一些乐衷于改装的车主而言,车的性能“提升”了,他们自身素质却没有相应地提升。这里的素质既包括驾驭高性能车的技术能力,也包括驾车中的基本道德和礼仪。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一旦膨胀,原本由所有驾车者、骑车者和行人共同享有的道路,在他们眼中成了展示“车技”和“英雄气概”的舞台。

  杭州的撞车事件或许是一次意外,但如果放任汽车改装行业和改装车驾驶者的现状,那么这次的受害者是谭卓,下次的受害者有可能是张卓、李卓、王卓,也有可能是你,是我。笔者认为疏堵结合才是国内汽车改装业和改装行为规范化的有力手段。首先需要给改装一个合法的身份,使其走出灰色地带成为阳光下的行业,这样相应的规范与标准才得以跟进。适时地引入国际知名的改装厂商带着先进的改装技术和理念落户中国,对改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资质评定,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

  在合法化之后,我们需要在所有改装爱好者中推行健康的改装理念。在德国,联邦交通部每年都会联合汽车改装业协会推行一项名为“Tune it!Safe!”的主题活动,倡导合法、安全的汽车改装,教育改装车车主尊重他人的路权,在享受改装乐趣的同时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每年的Tune it!Safe!活动都会推出一款经过改装的“超级警车”,以鲜明的形象来传递合法改装的观念,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声明: 本文系搜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所发网站所有,如果本站(玩改车)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本站会即刻处理.
更多专题:汽车 汽车改装

相关阅读

北京途宁网络 版权所有© 2011-2021 京ICP备12025735号-2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663号

GMT+8, 2024-6-1 11:35 , Processed in 0.039501 second(s), 37 queries .

返回顶部